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集中體現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石,這一理論的建立,對于揭示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具有石破天驚、開天辟地的意義,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理論貢獻。
群眾路線作為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具體化,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真正體現了共產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價值。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加強黨的群眾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是我們迎接挑戰、開創未來的法寶。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堅定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勇敢擔當起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從而得以不斷發展壯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庇纱,他要求各級干部“要經常問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在忙著與黨的根本宗旨毫不相關的事情?有沒有一心一意在為老百姓做事情?”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中,才能成就黨的事業,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樹立起了實現中國夢進程、面向未來的鮮明旗幟。無論是從我們黨的歷史經驗來看,還是從長期以來的現實經驗來看,離開了人民群眾,不堅持人民群眾主體地位,不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即使有再好的目標和設想,都不可能變成現實。經濟建設如此,社會建設如此,文化建設同樣如此,F階段我國社會變革廣泛,已經進入了改革攻堅期,國內矛盾日益凸顯,外部局勢復雜多變,廣大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迫切、行使民主權利的愿望更加強烈、享受高質量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突出。我們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極端重要性,強調必須最大限度激發活力和創造力,進一步增加和諧因素和正能量,讓人民群眾擁有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樹立和踐行群眾觀,不單是領導干部的事情,同樣是全體黨員的事情,作為一位主要成長在改革開放時代的黨員,長期受黨培養,回顧自己成長的歷程,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就是群眾這個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沒有群眾的哺育,離開了群眾給予的教益,將一事無成,因此絕不能忘本、不能忘根。當前最緊要的就是進一步確立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貢獻力量的理想抱負,把貫徹群眾觀點作為首要政治要求,從理論上深刻認識,在實踐中自覺堅持,查一下自己的問題,找一下工作上的差距,飲水思源,見賢思齊,不斷激勵自己拜群眾為師,為文學界服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