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寫出我們民族的英雄氣——訪作家都梁

http://www.00444477.com 2013年04月22日10:15 來源:解放軍報 栗振宇

  最近,一部大型軍事題材小說《大崩潰》在文學界引起較大反響,這是著名作家都梁繼《亮劍》之后又一部備受關注的軍事題材作品。3月22日,來自首都有關軍事戰略、軍事歷史和文學評論界的十多位專家學者,對這部作品進行了專門研討。在研討會開始前,筆者就軍旅文學創作、英雄敘事題材作品等有關話題,對都梁進行了專訪。

  栗振宇(以下簡稱栗):首先還是請簡單介紹一下新作吧!

  都 梁(以下簡稱都):與我此前出版的《亮劍》《血色浪漫》等作品不同,《大崩潰》是寫抗日戰爭中的豫湘桂之戰。這場血戰可以說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最大的一次作戰行動。在這部小說里,我力圖向讀者展現:抗日戰爭是在什么情況下爆發的?當時的日本政府是否像某些史料中披露的那樣,蓄謀已久地從“七七事變”起就打算對中國進行一場全面戰爭?當時的中國政府在戰前都做了些什么戰爭準備?在戰前與戰爭期間,中國軍隊處在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從這部小說里可以看到,在面對強敵時,篳路藍縷、命運多舛的中華民族是如何用精神力量支撐到勝利的,這種精神的力量來自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傳承,即一種融入血液的堅韌不拔和舍生忘死的品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遺產。

  栗:從《亮劍》到《血色浪漫》,再到新問世的《大崩潰》,英雄氣始終是你作品十分鮮明的精神特質。但是,古今中外對于英雄內涵的看法并不一致。請結合你的創作,談談英雄氣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哪一類人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都:我在創作中考慮更多的是,軍人在戰爭中的表現。什么是英雄氣呢?我覺得是一個男人的擔當、勇敢、頑強、堅韌、智慧,包括一個軍人在軍事技能方面的完善,都和英雄氣有關。什么是英雄?我覺得是通過個人努力,使整個人類很大一部分人尋找到光明,就像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一樣。這是一種相對空泛的概念,這種概念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政治團體里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永遠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

  栗:戰爭文學是軍事文學中最核心的部分。在你看來,戰爭文學的特質有哪些?

  都:作為一個軍事文學創作者,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大型戰爭小說。因為這類作品可以從不同層面去描寫一場戰爭,比如說國力的對抗,統帥之間的智力博弈,包括戰役布局,包括每個戰術思維的實施,甚至包括基層士兵的狀態,整體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全景敘述。

  栗:魯迅曾經談到,題材的選擇與作品的價值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同時也強調題材選擇要嚴,開掘要深。從《亮劍》到《大崩潰》,你為何對軍事歷史題材情有獨鐘?你如何把握歷史真實與文學創作的關系?

  都:出于一種對歷史的偏愛,我喜歡研究歷史問題,尤其是軍事歷史。在創作中,我給自己定個原則,涉及到歷史的一點不能改,比如歷史人物當時的經歷,當時的活動范圍,當時的一些語言,都是一點不能改的。同時我需要再增加一些虛構人物,這些虛構人物身上有我要表達的一些東西,同時和真實的歷史人物緊密交融。《亮劍》也是這樣,很多人看完了追問,這到底是哪支部隊啊,這到底說的是誰?把真實的歷史和虛構的文學創作給糅到一起,最好能做到天衣無縫。亮劍那個團,事實上沒有原型,是我虛構的。

  栗:電視劇《亮劍》播出后,反響很大,其中很多經典對白成為流行語。有人統計,《亮劍》5年重播了3000多次,你怎么看這一現象?

  都:我們現在的確需要一種精神,《亮劍》至少帶來了一種強悍之風,而不是那種萎靡的風氣。從一個創作者來講,我希望這種精神能夠得到發揚,因為整個民族都萎靡不振的話,那是很可怕的事情。軍人尤其需要這種強悍的氣質。

  栗:你曾經強調,自己只是一個業余作家。在《亮劍》之前你并不被大家熟悉,是什么讓你走上了創作道路?

  都:我的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從小喜歡看書,包括文學、歷史、哲學一類。坦率地說,我在寫《亮劍》之前,從來沒想過要做一個作家,甚至我沒有寫過任何出版成鉛字的文章。除了看書,我沒什么特別的愛好。看書看多了之后,就走上了寫作的道路,加上有一些話想要談,就這么一本一本地寫下來了。至于寫到什么時候,我也不知道。

  栗:有人說,作家是對社會感受最深、體悟最切的群體。那么,在當前多元文化狀態下,你覺得文學該如何在文化版圖上標定自己的位置?作家何以可為?

  都:該做的事情有很多,有的作家可能像托爾斯泰那樣,對一個民族起到一種振聾發聵的警醒作用;還有很多作家,寫一點讓你消遣的作品同樣也不錯。所以我覺得,不同的人群對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讓我給自己的作品下個定義,我認為是“男人能看的作品”。我更喜歡那些能讓人有些思考、能夠跟作者心心相印的作品。人這一生精力有限,能選擇讀的書不多。作為一個作者,我就要多寫點干貨。

  栗:你是軍人很喜歡的一個作家,在部隊也有很多的忠實讀者。請你對我們廣大官兵說幾句話。

  都:我深信一點,軍人只有戰爭和準備戰爭兩種狀態。作為一個大國,我們要保持一個常備的軍力,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自覺自愿地保衛這個國家。特別是對年輕的軍人而言,在這樣一個新時代里,我們更應承擔起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就像我在《血色浪漫》里提到的:我們穿上軍裝就做出了一個選擇,和國家就達成了某種契約。一旦戰爭來臨,你就要義無反顧地走上戰場,因為那正是你兌現承諾、承擔責任的時候。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