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王蒙談政治:我在免去本兼各職后才是干脆的自己

http://www.00444477.com 2013年03月14日10:01 來源:長江日報 劉功虎

  獨家專訪

  去年6月,著名作家王蒙推出新作《中國天機》,此書以個人回憶、經歷為切入點,對新中國的歷史過程進行了全方位掃描和嶄新詮釋。作者親歷很多共和國大事,所述故事、所發議論皆有理有據,其直言耿耿,善心拳拳,機鋒處處,憂患沉沉,使得此書極具“非常政治性”和“非常文學性”。本月2日,借著王蒙來漢講座的機會,本報記者與他面對面,探詢他對當下中國形勢及其未來的看法。

  毛澤東是一個巨大存在

  王蒙注意到,如今網上對毛澤東的看法形形色色,從左到右形成了兩個極端,一方指責另一方是“毛左”,另一方指斥對方為“西奴”。在《中國天機》一書中,他直面這個話題,用了很大篇幅介紹新中國建政前后的社會狀況,以及他對毛澤東歷史作用的個人評價。他向記者表示,毛澤東對于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是不可能被否定的,是一個巨大的存在。

  王蒙引用美國漢學家費正清的研究結論指出,國民黨時代,很多城市只要“出城三公里”,就找不到政府的存在。改變中國一盤散沙狀況,將偌大國土和人民團結、糅合起來的,正是毛澤東和共產黨。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探求現代化道路的過程跌宕起伏,只有毛澤東和共產黨取得了成功。

  王蒙列舉了秦皇漢武、成吉思汗、彼得大帝、拿破侖的一些事跡,以說明歷史強人從來都富于爭議性。“彼得大帝當年看見哪個臣子的老婆長得漂亮,直接拉回自己的宮里。按傳統道德來看,這不是禽獸不如嗎?”王蒙認為,評價歷史人物不能只看他的私德如何,需要人們具有歷史的眼光。孫中山、毛澤東等“革命派”所采取的行動,反映了中國大眾急切改變落后面貌的積極愿望,是客觀事實。

  很多事無需過于著急

  王蒙相信歷史會在不經意間取得巨大的進步和改觀,很多事無需過于著急。他向記者回憶了兩個“小細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鄧麗君的歌帶曾一度被收繳。可是鄧麗君去世后,CCTV多次播放對她的緬懷節目,趙忠祥就主持過多次。如今,鄧麗君在國內擁有數不清的粉絲,在歌廳、KTV包房,鄧麗君永遠是點擊量巨大的歌手。

  另一個故事是,上世紀80年代,珠海等南方城市當時想搞“選美”,鄧穎超、康克清、蔡暢等都反對,認為這是對女性的不尊重,視女性如玩物。時任文化部長的王蒙,不得不執行相關指示。“可是現在的海南三亞,都快成了世界選美中心了”。

  王蒙表示,選美活動其實是一種商業文化、旅游文化,并非政治活動。選美活動往往制定了很嚴格的規則,越是選美,越要搞得高雅, “這種活動對于提升社會素質,其實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王蒙始終主張漸進變革,字里行間對未來充滿樂觀。他總能看到事物變化中的良性因子,信賴點滴的改進改良,甚至認為“哪怕僅僅是鼓掌通過”,也比不讓人知情要好得多。

  “中國與30年前相比,面貌變化翻天覆地,很多都是非意圖的后果。”他說。

  激進主義很危險

  王蒙不無遺憾地表示,中國170年來走了很多彎路,吃了太多激進主義的虧。“現在社會上有些人也表現出急切的情緒。從訴求內容看,他們也有道理,但是從心態和方式看,他們與歷史上的激進主義是一脈相承的,并沒有什么分別。這很危險”。

  王蒙反對激進主義,不等于贊同凡事放任自流。他表示,未來一、二十年是中國改革的關鍵階段。為此,他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議:能不能授權一些權威媒體,經常做一些民意測驗,民意不一定準確,但是能為決策提供參考。另外,他認為政治協商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好辦法,這方面的工作還大有發展與改善的空間。“對于政治協商的理論和憲法定位,有必要進一步推進”。

  王蒙認為,人的素質的提高對于中國進步有巨大影響。他經常在全國各地走動,尤其多次走訪江蘇,他發現很多地方官、包括鄉鎮干部如今都有了本科學歷。他覺得這都是可喜的變化。

  “制度建設最終要依靠人,制訂、推動和執行,都離不開人”,王蒙相信人的因素是歷史進程的關鍵。

  我參加了許多事,學到了不少東西,但是可以斷言,我在政治上遠遠不及格,不是合格的政治人物。我常常見權而羞,聞權而避,遇權而尷尬。我只在沒有體會權力時、在免去本兼各職后,才是干干脆脆的自己。

  王蒙常在鳳凰衛視節目《鏘鏘三人行》中做嘉賓。他談話的風格,穩健、明快,思路清晰。不過也有觀眾和網友認為他喜歡“和稀泥”,誰也不得罪。

  學者査建英在專門評述王蒙的《國家公仆》一文中寫道,曾有人這樣向她描述王蒙:“如果你從他作為一個作家和一個官員的整個職業生涯來看,他實際上是主流的溫和派。他身上體現的正是中庸之道。”

  乍一看,王蒙此次推出的新書,似乎要打破某種平衡:

  首先,書名起得就有點聳人聽聞——《中國天機》。很有一種刺激人神經中樞的味道。其次,翻開此書,王蒙自撰的序文標題撲面而來——《我要跟你講政治》,更似乎蓄了勢要“激進”一把。

  其實不然。

  全書通讀下來,從頭到尾300多頁,盡管涉及“反右”、“萬民打麻雀”、“大躍進”、“文革”、近30年的政治文化嬗變等,作者的敘述和觀點始終是中庸的、平和的,因而仍然是王蒙式的。他對很多事物有批評,有抨擊,同時也抱以同情和理解。

  “我參加了許多事,學到了不少東西,但是可以斷言,我在政治上遠遠不及格。我要斬釘截鐵地聲明,我不是合格的政治人物。因為我只是喜歡研討理論,欣賞風雨雷電,記載進退沉浮,發表高談闊論或低談小議,卻相當冷漠于、麻木不仁于、自命清高于、磕磕絆絆于、縮手縮腳于權力。我常常見權而羞,聞權而避,遇權而尷尬。我只在沒有體會權力時、在免去本兼各職后,才是干干脆脆的自己。”

  在書中,王蒙的這番話堪稱發自肺腑。

  通過對談,記者對王蒙的平和與睿智有了更深的了解。他是個溫和的長者,見聞廣博,表達爐火純青。他也是一個直面內心的人。他相信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且希望更多人認同他的所思所想。他對社會上存在太多的言不由衷的、追名逐利的機會主義者深表遺憾。他的思慮大多具有經驗依據,他提出的改革路徑和政策建議,也充分考慮了現實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正如所有那些為偉大的權力和文化中心而獻身服務過的人一樣,他的遺產——他的成就與妥協——必將被眾人不斷評說。”常與王蒙同上電視聊天的査建英這樣說。

  ︻訪談︼

  好的制度可以遏制人性惡

  讀+:您在書中提到,文學在舊中國常常偏于左翼。我看到一個更加極端的說法:古今中外的文學及文學家都偏左翼。您認同這個說法嗎?原因何在?

  王蒙:文學家由于自身的境遇,遠離權力,站在“勞苦大眾”的立場上說話、寫書,是很自然的現象。他們在文字中自覺不自覺表現出一種“同情大眾”、渴望公平正義的感情,從而更能激動人心。用情緒替代理性思考獲取大眾歡呼,是某些左翼文人的一個特征。當然,并不是所有作家、文人都偏左翼。至少在社會主義國家,所謂持不同政見的作家和知識分子,恐怕不能劃入“左翼”。

  讀+:“越是發展,麻煩會越多”,是您一貫的觀點。我們是否可以認為,發展到了一定程度,麻煩會呈現減少的趨勢?

  王蒙:這要看歷史進程的演變,是朝好的方面演變還是朝壞的一面演變。兩種可能性都存在。我在書里就提出,未來一二十年是中國的關鍵年份,我們抓住機會,迎難而上,要準備啃硬骨頭。我認同韓少功的提法,好的制度雖然沒辦法消除人性惡,但是可以遏制人性惡。好的環境有利于正面的、健康的人性發育、競爭。如果一個良性健康的社會建成了,社會上的麻煩事、丑聞、惡性事件,總體上當然會大大減少。

  讀+:您認為,“沒有政治人物、干部官員隊伍、知識分子直到平頭百姓的起碼的政治文明程度,什么民主、法治……都還差著火候,如果說不是說差著鴻溝的話。”前年末,韓寒發表了三篇博文,大致也表達了這個意思,遭到很多人批評。批評者認為,這種說法顛倒了因果關系:正是因為法治和民主不彰,民眾的文明水平才遲遲難以提高。對此您怎么看?

  王蒙:很顯然,二者是一種相互的關系。但是正因為是相互的關系,所以任何片面強調一個因素而忽視另一個因素的做法,都是不對的。那種希望劇烈變革,同時又認為社會能夠自動達成穩定、硬著陸的想法,顯然不切實際。一味壓制不同意見、壓制正常訴求,對民生改進不管不顧、不聞不問,對權力制約不想出良策,遲遲按兵不動,當然也會積累社會矛盾,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讀+:我們的文化強調以和為貴。您注意到,我們歷史上對外比較和,比較客氣,內部關系卻不太和美。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無改變的可能?

  王蒙:中國歷史幾千年來,對權力的爭奪一直是通過暴力的、流血的形式進行,甚至于是通過大規模的、曠日持久的內戰來實現。魯迅說中國有兩種時代,一種是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一種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這種認識是很深刻的。

  權力與社會互動,形成延續至今的中國傳統文化,究竟是好是壞?我們身在廬山之中,恐怕還不能定論。有人說英美模式是一種小概率現象,大多數國家是在一種權力主導的社會中發展。中國向來傾向于用道德而不是法律的眼光評判政治得失,大家也都接受有道德的君王來治理庶民。現在西方很多學說進入了中國,民眾觀念也在慢慢塑造和改變,所以我相信假以時日,中國的種種不合理狀況會減少。

  我看網上介紹,最近李光耀表示,西方演進出一些權力爭奪的模式,比如競選、談判協商、權力制衡,在東方儒家文化世界很難引進,因為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已經存在的權力主體如何自處的問題。對于現實主政者而言,需要很大的改革勇氣。李光耀的話盡管我們不一定同意,但也都算是大實話吧。

  讀+:龍應臺曾發問:“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您曾經半調侃地回應說,那是生氣的中國人都已經被歷史淘汰了。那您怎么看待如今議政氣氛很濃厚的微博、論壇這些新生媒體?

  王蒙:是的,我當時的確是調侃,因為我跟龍應臺很熟。我這么說吧,淘汰歸淘汰,但是這種東西春風吹又生。淘汰不完。我認為是好現象,也是生命、人生、社會的奇妙之處。你看啊,現在網上大量的人,成日不干別的,就是罵,就是生氣,根本不跟你歌功頌德。有發泄,有真誠,有口水,有智慧。很多人在做著“憤怒的表達”,這些人既有愛國主義者,也有很多“刺頭”,更多的是普通人。這些都是推動中國向前的力量。

  當然,人們要是少一些抱怨,多一分平和,效果會更好。“以和為貴”,作為一種理想性的價值,我覺得很重要,需要堅持和發揚。

  讀+:網絡上不斷冒出的新詞,對文化、語言、社會心態有著怎樣的影響?

  王蒙:大量舊社會的詞兒,大量表面上很“惡俗”的新詞兒,一夜爆紅,我覺得深刻、精準反映了社會當下的大眾心理。他們大多數是在自嘲,是在“解構”高雅、嚴肅和一本正經,是在抨擊社會潛規則,揭發潛趨勢。我覺得挺好的。我甚至希望有人專門來下工夫研究、搜集這些新詞,出書,而不要讓這些東西流行一陣就湮沒在歷史煙云中了。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综合 |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欲|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